陈学文:科创领域的国际合作,极大推动了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陈学文:科创领域的国际合作,极大推动了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
0

导读:2019年9月6日,2019科创领袖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安萨尔多燃气轮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文,在会上以上海电气和欧洲公司联合开发燃气轮机的发展历程为例,分享了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中国如何进一步发展和研发,保证竞争力的经验。

燃气轮机被称为工业产业中“皇冠上的明珠”是集成了各项高精尖技术的顶尖产品。上海电气通过各种努力和意大利安萨尔多共同合作研发,通过并购于2014年底成立合资公司,经过两年的努力实现了所有的高端部件全部在上海本土化的生产,并且取得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认可。

本次论坛由澎湃新闻主办,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法国里昂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上海瑞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特别合作伙伴。 

以下是演讲原文:

尊敬的各位朋友,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上海电气跟欧洲公司联合开展高端技术开发的心得体会。

在机械制造业里面,我们经常讲“两机”,就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因为设计、材料相似,人们经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说。燃气轮机已经成为国内比较新兴的发电方式,它是清洁能源,同时在国际上也是一个主流的发电方式。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工业大国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占有一定的话语权和产业领导能力。 

国际能源署做了预测,到2040年,全世界煤炭发电将会越来越少,新能源将会增加,同时天然气发电会比例越来越高,到2040年可能它的装机容量会变成世界第一的容量,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重型燃气轮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都是一些老牌的公司,有美国通用、美国西屋、德国西门子、阿尔斯通、意大利的安萨尔多、日本的三菱,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如今变成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上海电气参股的意大利安萨尔多,这四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知识产权的集团。在这个格局下,我们怎么进一步发展和研发,保证我们的竞争能力。

80年代,我们国家缺油少气,发电以煤为主,所以天然气发电技术耽搁下来了。到了2000年以后,国家西气东输战略开始推进的时候,开始布局一批燃气轮机的发电项目,那个时候才考虑重新把这样一个主流的发电技术,这个产业链开始建设起来。我们起步不算很晚,但是中间停顿了很多年。

上海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重镇,或者说是最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地。其实中国第一个燃气轮机就是在上海设计制造的,1958年设计的,1961年出产。我们陆陆续续地生产了几个型号,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并没有好好地发展。2003年,我们引进西门子的制造技术,是一部分的制造技术,实现了国产化,但是产业不是很健康。到了2014年,我们开始走出国门,从欧洲收购人家的股权,引进全套的技术,开展跨国的联合研发。

第一次引进制造技术的时候,工作进程非常快,签署协议、拿到订单都十分迅速。第一个依托工程是上海石洞口,后来很快实现了国产化,实现了批量生产。但是有几个缺陷,第一,当时的合作伙伴不肯转让设计技术,同时最关键的就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他们不肯让中方来做,全部放在自己的手里。对于电力用户来说,他们的服务被原来的合作伙伴抓在手里,用户的成本居高不下,国内企业不能开展有利润的服务业务。同时我们只限于国内市场,不能出口,而国际市场其实更广阔,也更有利润。 

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之下,我们就要想办法,能不能我们自己自主研发?其实从2009年开始,上海电气下属企业就做了很多布局,设立了自己的研究所,一边跟老外合作制造,一边自主地做一些技术上的积累,自主的研发,但是这一条路很难。燃气轮机为什么叫“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它最难,它用到了现有的材料、机械、气动、控制、机加工各个方面最高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所以要把它真正开发出来,跟国际上公司同台竞技,它的困难在于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市场接受度低,所以这一条路很难走,关起门来自己走很难走。

这个时候历史机遇出现了,意大利安萨尔多母公司芬梅卡尼卡,它是一个军工集团,准备出售自己的民品产业、聚焦军工业务。这个时候上海电气,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去接触,去谈,跟其他家竞争,获得了这样一个股权收购、技术合作的机会。

安萨尔多成立于1853年,这是百年老店,一直做发电设备。我们2013年启动并购案的时候,查看了全世界的订单情况,他们市场占有率还是不错的。这样的公司比较适合我们的口味,因为我们的并购对象跟原来引进的德国西门子技术比较接近,它1991年跟德国西门子共同联合研发,技术路线、技术基因相接近,到2003年的时候,上海电气和西门子开始合作。2005年,它跟西门子分手了,我们还在合作。这样共同的技术基因和技术的积累,使得我们进行这样一个并购,引进他们的技术,具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

通过并购案以后,我们在2014年底成立合资公司,2015年开始运营。通过两年的努力,所有的高端部件全部在上海实现了本土化的生产,国内企业做的高温材料,一些科创板的公司,我们都有合作。关键部件我们实现了自主生产,同时为国内的客户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服务,用户享受到了价格比较适中,而且方式比较灵活的服务。

近年来,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这几年,我们跟安萨尔多合作,获得了五十几台订单,总金额达到三百亿人民币,得到了国内各界的认可。当时之勤主任陪着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专门到安萨尔多看望我们。应该讲用户、政府,科研界,供应链、产业链,各方面都非常认可。

这件事情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有什么心得?当时欧洲很多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问题,不光中国面临全球化,他们也有全球化的问题,我们向西看,他们要往东看。我们因为共同的利益目标,达到了利益共享的股权架构,他们负责欧美市场,我们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负责亚太的市场,上海的公司完全交给中国人运营。包括关键部件公司,也由我们中国的企业进行管理和运营。

双方合作现有的技术,我们全部拿到中国,20万份资料全部拿进来,然后不断改进。改进的成果共享,新技术不断开发。然后在公司高管层面互相派人,在上海公司里面也安排了很多意大利老外担任我们的部长、副部长,加强日常的沟通。同时对上海年轻的技术团队进行大量的培训的工作,总共出国培训了450人次,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培训。团队培训完以后,公司有了资本金,有了技术,开展研发时,政府按照正常的规定,科委、经信委、发改委、国资委等给了我们很多资助,我们来进行研发。同时,我们也让安萨尔多从欧洲申请各种各样的研发资金,投入到我们共同的研发课题里面去,研发的成果共享。刚刚说了资金的筹措和成本的分担,我们有非常好的协商机制。

我们在上海的技术中心和欧洲的技术中心,大家使用共同的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服务技术平台,这样就可以加强协同,人员之间也交互交流,每一个课题组之间在一起工作,这样的话能够加强协同进步,升级现有产品,开发全新最高级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成本共担,成果共享。既然大家互相参股了,技术共享了,这个时候一定要互相考虑到利益关系。我们填补国内空白,超越了老外,如果这时候去抢老外原来的饭碗,这样不可取,这样很难走得远。

既然是互相参股的关系,我们要注意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切割和正常商业利益的划分,这是有偿服务,不能想着我要靠老外,想着谁占谁的便宜,或者我什么都不想做,我就等着对方给我,或者我做了以后,不跟别人分享。这些做法都是无法长期紧密地进行国际合作。 

同时我们这个技术既然是先进的产品竞争,就既有产品技术,最终用户看得见摸得着,还有一些埋在我们产品零部件里面的基础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怎么分工,怎么配合?从最基础的3D打印,冷却技术,复合材料,到包括各型号燃气轮机,他们还有汽轮机,还有发电机,这些东西双方怎么在各自集团里面,跟其他相关单位配合,这是一个体系的配合。对于专利,双方各自在欧洲、中国申请了专利,怎么布局,构建自己的专利护城河,也有学问。

同时有一些专利申请的时候,必须要把这个技术做一些披露。其实有一些高精尖的技术,我们作为技术保密可能是更重要的,不适合做专利。这里有很多策略,大家互相协商好。同时跨国合作要派遣人员,双方还有很多在管理上面,人事上面的探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麻烦,因为现在面临“逆全球化”,几个国家都在收紧签证政策,这都是一些小的麻烦,我们要去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这几年,不光是安萨尔多跟上海电气的合作,同时安萨尔多在上海股东的支持下,还要跟国家电投中国重燃合作。我们经历了前面五年的历程,联合研发非常成功,占领了国内的市场,在国际产业也有一席之地,接下来多个合作伙伴怎么做,怎么适当的把握?意大利与上海,瑞士与北京,面临复杂格局下的多个跨国技术合作伙伴,我们的“新课题”还有很多。今天我就向大家汇报这些,谢谢大家!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上一篇

苏州赛利涂层公司名称变更通知

下一篇

山高刀具:一文看懂航空制造都涉及哪些领域?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